第一個冠狀病毒 1937年被分離出來,是一種會引起禽類支氣管炎的病毒。當時陸續發現會感染牛, 豬, 馬, 火雞, 貓, 狗和老鼠等動物的其他冠狀病毒。
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在四十多年前才被發現,已知有兩種,每年約有 30%的感冒是由它們所引起,主要侵襲人類呼吸系統中的支氣管、鼻腔以及肺泡的纖毛細胞。
沙士冠狀病毒 (SARS Coronavirus) 於2003年發現,當時屬於一種未知的新型冠狀病毒。
按抗原性差異,冠狀病毒可以分為3組,一共15種。沙士冠狀病毒與任何一組的冠狀病毒同源性均顯不高,現研究者將其歸入第2組。
沙士冠狀病毒可引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,英文學名為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(SARS)。
沙士患者會發高燒,有呼吸困難,腹瀉等病徵。 部份患者可轉為嚴重肺炎,引致呼吸衰竭,需要靠呼吸儀器維持生命。 平均死亡率可達 7-15%。